
亚马逊杀疯了!这是今年众多内行外行关于这家业界巨头的印象,大卖封店关门、倒闭破产等消息就像笼罩在跨境圈的黑色烟云,事关商家喘不过气,旁观商家深感危机。

对于这一波大规模封店潮,中国涉事商家具体有多少,官方一直没有回应,网络上疯传的高达5万家,也因为没有得到确切消息而被默认。即使在上周五(9月17日)亚马逊在杭州开设全球首个综合性卖家培训中心的启动仪式上,对此也缄口不言。
最终抵不过现场观众的步步紧逼,官方还是就此作出了回应:过去5个月,亚马逊关闭了约600个中国卖家品牌销售权限,涉及品牌数约3000个,包括一些大卖。这些卖家都有多次、反复、严重滥用评论行为,以及许多其他违规行为。在过去一段时间,亚马逊对这些卖家进行过多次警告,他们也有多次申诉机会,甚至恢复了一些停用过的账号。但是这些卖家持续违规,所以这次决定终止和这些卖家的合作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卖家已经有过违规操作并受到警告,亚马逊给过机会,但卖家依旧犯规,于是被关闭店铺。

从数字来看,很多卖家确实是伤筋动骨,比如有棵树,340个店铺被关闭,冻结资金1.3亿,直接导致一半员工离职,收入锐减50%,净亏损超7亿。另一大卖通拓科技被关闭店铺54个, 冻结资金 4143 万。
那么,为什么亚马逊会“毫不留情”下手?如此多的数额,对他们自己也有一定的损失,为何还是义无反顾拿这些商家开刀呢?
一家数据驱动公司
每年亚马逊都有两次类似扫荡的清洗动作,一次是7月左右的会员日(Prime Day),一次在圣诞节前两个月10月底左右,两个大促活动节点之前都会进行一波账号清理,为的就是保证活动的质量。
对此,商家早有对策,那就是,开店群。一个品牌授权几十个卖家,就算被封禁一个两个也无伤大雅,其他店铺可以接着卖。
尤其是疫情之后,卖家们对此更是持有相当乐观的态度:大家都不出门了,网购人数肯定增加,我在帮你平台赚钱,你还能封了我不成?于是都忽视了亚马逊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公司这一事实,认为在用户和商户增量的情况下,认为官方发现不了问题或者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但是他们想错了,数据驱动就是数据驱动,再真实的虚假存在,机器面前依然会漏出破绽,因此那些虚假产品虚假评论依然逃不过机器算法的掌控。
并且,近年来亚马逊的数据科技一直在进步,比如从算法逻辑上,从原先的店铺逻辑,升级到如今的品牌逻辑:一旦发现品牌出现问题达到一定比例,直接封闭品牌店铺群。于是就造成了今天看到的情况。
另外,亚马逊新任CEO安迪·杰西(Andy Jassy),此前是亚马逊云计算CEO,并非电商负责人。这也证明亚马逊作为一家数据驱动公司,对于平台数据真实度的保护更加重视。

供应商而非商家
相比于国内,商家依附于平台开店的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亚马逊更像是一个超市,商家只是给平台供货,并由平台向用户出售商品。如此便可以解释,亚马逊的风格相对统一,比如产品图片规格、界面等等。
如果从亚马逊是超市,商户是供应商的角度来看,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亚马逊对虚假评论等违规操作没有一丝宽容,即使你是几十亿的大卖。
作为平台,商家的所有数字资产都归属亚马逊,即使是苹果、耐克也不例外。由此亚马逊就需要对买家负责下单后的一切。买家一旦下单,亚马逊就需要确保订单的完整执行,并得到用户的认可,亚马逊的物流链便是对用户负责的有力佐证。

成为“最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
从2001年开始,亚马逊的企业定位就做出了改变,成为“最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是创始人贝索斯关于企业未来核心理念和发展方向的体现。
换一个角度,亚马逊也是一个品牌,一个创立于1994年,业务从线上书籍销售,发展至今天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商也从美国逐步扩展至全世界。就像今天跨境圈熟知的Cider、Shien等电商平台一样,都从品牌出发,得到世界认可。
作为品牌来说,亚马逊是成功的,也是榜样,值得所有品牌学习。纵使封店狂潮让商家恐慌,但也是基于品牌理念出发,为维护用户的体验而做出的举措。
平台在用户和商家之间,始终选择用户,维护用户的利益,短期来看折损了一部分平台的利益,也会伤害一些商家的利益,但长远来看,只会愈加获得用户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用户,保持平台的活跃,刺激更多的商家入驻。
在严厉的平台规则之下,筛掉一些劣质商家,让更多优质商家上位,由此亚马逊购物平台正向循环发展,只会越来越好。

出路在何方?
对于国内的跨境圈子,目前尚处早期阶段,还需要时间发展成型,甚至都不能视作行业,只能叫做圈子。因此,不论是已经进圈的老玩家还是新玩家,在跨境领域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为目前还没有看到行业天花板。
另外根据36氪的调研结论,多家投资机构目前对跨境也一直保持乐观态度,希望能找到下一个Shien走出国门,跨过品牌建立周期,打出品牌特色。
行业充满前景,但路还是要品牌自己走下去。再像老一套方法,做群店,做铺量,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用户体验在升级,赛道也越来越拥挤,没有理念、没有根基、没有识别度的企业无法在用户心中占据地位,也就只能消失在时间长河。
那么怎么做呢?
品牌化、精细化
用品牌打出知名度,靠精细化运营出稳定且持续的客户,是长久获益、持续获益不二之路。对此,并不被大多数商家所重视的品牌建设,便需要尽早提上日程。品牌产生的隐形价值,甚至比产品、服务更值得重视。
跨平台、多平台
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对于跨境商家自然是难以忽视的存在,流量、公信、保障、物流等等,电商平台对绝大部分商家来说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不过对于兴起的独立站和自建站,传统电商平台突显出了诸多缺陷,具体可参考下图。

综上所述,时代浪潮之下,一切现象都存在其缘由。如果想要跟着平台发展,就需要严格遵守平台的规则;如果想建立独立站做自主品牌,则需要多方面精细化运营,品牌、流量、物流、产品等等。
不论从哪一方向出发,亚马逊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榜样,始终坚持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企业理念,不被现实任何阻力障碍所束缚,注定品牌能长久发展。
——
为方便大家交流沟通
我们创建了行业社群
群内会不定时分享跨境干货、行业资讯等
也有资深人士答疑解惑
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客服CoCo
拉您进群

(长按添加CoCo)

关于我们
COZMOX成立于2013年挪威,专注于数字内容营销。我们有挪威、纽约等海外本土创作运营团队,在充分满足创意和高质量制作的前提下,文化与民俗等不可控因素也能帮助解决,更好地帮助国内出海品牌搭建社交媒体矩阵,建立海外品牌阵地。
--The End--
编辑:Murphy
责编:Amy
-- 往期精彩 --
持续关注COZMOX出海营销

中国 · 杭州余杭区欧美金融城T4美国中心1009
官网:COZMOX.CN
商务邮箱
business@cozmox.com
业务联系
T 400-9922-507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