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C主席Lina Khan:亚马逊反垄断悖论

Amazon's Antitrust Paradox

亚马逊反垄断悖论

Lina Khan

《耶鲁法律杂志》 第126卷,2017年


导语:反垄断也有悖论?28岁时的她所说的反垄断悖论又是指什么?反垄断法能否对亚马逊这类平台真的起作用?今天和大家分享现任FTC主席Lina Khan的这篇经典文献的学习心得!


作者信息

FTC主席Lina Khan:亚马逊反垄断悖论202208222utk8_640-1


Lina M. Khan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现任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法学副教授。曾担任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反垄断、商业和行政法小组委员会的法律顾问。其为反垄断法和竞争法领域权威专家,曾先后在《哥伦比亚法律评论》、《哈佛法律评论》、《芝加哥大学法律评论》和《耶鲁法律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文章梗概


本文以亚马逊反垄断问题为例,提出当下将“消费者福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反垄断思路无法应对现代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力量结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即恢复传统的反垄断思路和竞争政策原则或引入公共事业管制方式。本文跳出芝加哥学派的传统思路,提出了新布兰代斯学派的反垄断新思路。


文章结构

除引言和结语外,文章包含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结合掠夺性定价与纵向整合讨论了反垄断从经济结构主义向价格理论的转变


第二部分对仅关注价格衡量的消费者福利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市场结构也是反垄断评估时至关重要的因素,并从市场结构的角度揭示了亚马逊战略及行为的反竞争性;


第三、四部分结合亚马逊激进投资和大额亏损的历史,指出了亚马逊掠夺性定价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它的纵向整合行为,并强调,这两种问题对竞争造成了现行反垄断法框架无法捕捉的威胁


第五部分考虑了资本市场对亚马逊和其他互联网平台的经济学意义;


第六部分提出了处理支配性平台市场力量的两种方法:(1)通过恢复传统的反垄断和竞争政策原则来限制其支配地位;(2)通过适用公共事业承运人义务及责任来规范其支配地位


文章内容


1

芝加哥学派革命:

远离竞争过程与市场结构

Lina Khan指出反垄断理论及其解释中存在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即远离经济结构主义。经济结构主义者认为,市场结构使企业倾向于某种形式的行为,然后产生市场结果;而芝加哥学派则认为,市场结果——包括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和集中度水平——反映了单独的市场力量和生产的技术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


换句话说,经济结构主义者把市场结构作为理解市场动态的入口,而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结构仅仅反映了这种动态。而从经济结构主义到价格理论的转变对反垄断分析产生了两个主要的影响:①进入壁垒概念的范围显著缩小;②消费者价格成为评估竞争的主要指标。这种影响直接作用于对掠夺性定价和纵向整合行为性质的判定


在芝加哥学派看来,掠夺性定价并非企业的理性选择,原因在于:首先,不能保证降低价格低于成本就会驱逐竞争对手,或者以其他方式诱使竞争对手停止竞争;其次,即使竞争对手退出,掠夺者也需要维持垄断定价足够长的时间,以弥补最初的损失,并成功阻止受到垄断价格诱惑的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


关于纵向整合,芝加哥学派之前的理论对纵向整合持否定意见主要是基于杠杆(leverage)效应和封锁(foreclosure,或译为圈定)效应:杠杆效应指,某企业可以利用其在一个业务领域的主导地位,在另一个业务领域建立主导地位;而该企业利用一个业务领域使另一个业务领域的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时,就会产生市场封锁效应。


芝加哥学派认为对杠杆效应和拒斥效应的担忧都是被误导的,其理论基础在于单一垄断利润定理(single monopoly profit theorem),即企业能从一个市场上攫取的利润数额是一定的,企业无法通过向相邻的市场扩张来攫取更多的利润


2

为什么竞争过程

与竞争结构很重要

Lina Khan认为目前的反垄断框架未能准确把握某些形式的反竞争损害,因此无法促进真正的竞争——这一缺陷在网络平台和数据驱动市场的背景下得到阐明和放大。她认为价格和产出效应不能应对所有对消费者福利的威胁;反垄断法促进竞争以服务于各种利益;促进竞争需要对过程和结构进行分析。


Lina Khan认为在网络平台方面,对结构性问题和竞争过程的关注尤其重要,在这些平台上,基于价格的竞争措施不足以反映市场动态,特别是考虑到数据的作用和使用。


3

亚马逊的商业策略

亚马逊作为一个在线平台已经建立了支配地位,这要归功于其商业策略的两个要素:愿意承受损失、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积极投资,和跨多个业务线进行整合。该策略的两方面是独立的、重要的而且密切相关。Lina Khan指出,亚马逊这种以牺牲短期回报为代价追求市场份额的策略,违背了芝加哥学派关于理性的、追求利润的市场参与者的假设;而且,亚马逊在巨额亏损的同时进行跨行业整合的行为表明,我们必须将其纵向视为一个整合的实体才能充分了解这家企业及其正在积累的结构性力量。


4

建立结构性优势

Lina Khan列举了4个例子介绍了亚马逊建立结构性支配地位的过程:对亚马逊的电子书市场的战略以及其与在线零售商的争斗的分析表明,即使亚马逊没有提高其亏损商品的价格,它也可能从掠夺性定价中获利;而亚马逊配送以及亚马逊商城的例子,展示了亚马逊如何成为一家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领域的必需设施公司。


这些例子体现,亚马逊的必需设施提供商的地位,给其其他业务带来极大益处;同时,这些领域的高进入壁垒使潜在的竞争对手难以进入这些领域,从而在可预见的未来锁定亚马逊的支配地位


5

平台经济学和资本市场如何

促进反竞争的行为和结构


从竞争政策的角度看,在线平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赢家通吃。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络效应和平台的数据控制,这意味着平台的先发优势会自我强化。


因此希望在这些市场中竞争的公司必须设法抓住这些机会。最有效的方法是追逐市场份额,赶走竞争对手——即使这样做会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因为当下市场份额的增长便是长期利润的最佳保证。由于这种动态过程的存在,以牺牲竞争对手的利益为代价来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的掠夺性定价行为是非常理性的。承受早期损失的同时大举扩张市场便可以锁定垄断地位,投资者也愿意支持这种策略。


6

应对平台市场力量的两种模式

如果认定平台市场经济学确实可能导致反竞争市场结构的出现,则至少有两种解决方案:如果想通过竞争来规制在线平台市场,则应该改革反垄断法,以防止这种支配地位的出现或限制其规模;如果接受它们天然就是垄断或寡头垄断的事实,则应采取规制措施来利用这些规模经济,同时限制企业利用其支配地位的能力。


具体说来,前一种方案包括:若发现占据支配地位的平台低于成本定价,则推定平台采取了掠夺性策略;严格审查企业的纵向合并,尤其是会帮助企业获取有价值数据并进行跨行业利用的合并,或者预先禁止会导致利益冲突的合并。而第二种方案,则是引入公共事业管制方式来监管支配性平台的市场力量,可能的规制措施包括适用非歧视原则或者适用必需设施原则


END



翻译:王三省

审核:黄昊

编辑:杨光


点击“阅读原文”或回复“a014

获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