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动奔跑一里,不如主动奔跑一米
长按加入,行业里的人尖儿都在这
一场防疫攻坚战,在改变人们生活轨迹的同时,也推动了无接触购物形式以及零售新业态的发展。在顾客无法上门的情况下,以体验为核心优势的实体店,纷纷瞄准线上直播,或自己主办,或联手品牌开启直播卖货模式,让导购打开手机镜头,讲解产品。
﹀
﹀
﹀
比如,银泰百货联合淘宝,推出导购在家直播计划,实现了“无接触购物”,一名导购直播3小时服务的消费者人数相当于复工6个月服务的客流。
实体店的三维商业进化路径
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基于此,商业也进化成三个空间,一个是线下空间,就是商业实体店;一个是线上空间,就是电商空间;还有一个空间,就是社群空间,这个空间是线上与线下空间的结合体。
实体店 + 电商 + 社群,这是实体店进化的方向,三维商业。
三维商业的本质就是在三个维度的空间里,尽最大可能截获流量,并培养自己的目标用户群。俗称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我把实体店分为三种版本:1.0版本、2.0版本和3.0版本。实体店进化,就是从1.0版本到2.0版本、3.0版本。这是一条演化路径。
1.0版本的实体店,只有一个空间,就是线下空间。1.0版本的实体店发展有这几个特征。第一个叫从单店到多店。比如说我开店,我开一个店,到开两个店,N个店。规模增加了,品牌增加了,区域增加了,这叫渠道规模扩张。
1.0版本实体店,功能很单一,主要是交易功能。它仅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选择需求。运营核心就是:新的品牌,新的店铺,向店铺和渠道要业绩。如何提升业绩,广告促销为主。
2.0版本的实体店,有两个空间,就是交易空间(实体店或者微商城)和服务空间。实体店除了线上增加微商城交易空间,线下也增加了服务场景,增加了新的业态。
比如说设个水吧,有个休闲区。会有各种各样的服务场景。海底捞、有做免费美甲、免费擦鞋,这些叫服务的场景空间。或者增加新的业态,珠宝店增加家纺,影楼这些新的业态。
增加新的服务空间、新的业态,主要是满足用户对社交和休闲的需要,功能就有两个:交易功能和社交体验功能。
3.0版本的实体店,是三个空间:线上、线下、社群。线下空间就是这个实体店本身,线上空间就是微商城,商品交易上云端。还一个空间就是社群空间,把用户会员,利用小程序或者微信群把它圈起来,线上线下对接用户,这叫社群空间。
因为有三个空间,实体店就可以全渠道、全触点,与用户无缝对接,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体验和社交的需求,就有三个功能。
互联网运营用户的方式,无非是“拉新、留存、转化、复购”。企业想做的事情,就是把门店原有的流量转化到线上来,变成数据化的私域流量。但是很多时候结果一点都不像预期那样理想。
归根结底是因为很多企业没有看透数据化转型的本质。当私域流量开始大行其道时,从众心理让人认为私域流量不能错过,把做私域流量这件事情当成了一个战术。这种时候,往往产生了双输的局面。这种局面就是,既无法完成原有的企业KPI,更无法合理开展私域流量运营。
其实,私域流量运营的本质,无非是从商品经营到用户关系经营。
私域流量是简单的“拉新、留存、转化、复购”这样简单粗暴的用户运营逻辑吗?不,是更高维度的用户关系维护。或者换种说法,品牌塑造。
实体店的直播,行业内俗称为素人主播,素人主播的难点在于很难快速吸粉。在刷抖音时,会看到一些实体店为了吸粉,做段子、唱歌、跳舞、做情景剧等等。客观来讲,有些走偏,通过这种方式即使获得了粉丝也很难变现。如果想直播卖货,需要的是精准的粉丝,而不是泛粉。
凡在直播中能够取得优秀业绩的导购员,一定是有很好的客户基础,客户很喜欢这个导购,愿意为她转发,当她做直播的时候就会有人看。这就决定了,实体店的直播,首先就是要有自己的流量池。
自己的流量在哪,直播主阵地就建在哪
所以,我们
实体店的资源,就是本区域内的用户,在你的微信朋友圈,在你企业的公众号中,在你的门店当中。
做微信直播,先把粉丝激活再销售
美国视频电商Joyus的统计表明:通过优质视频来推广商品的转化率,会比传统图文展示的方式高 5.15 倍;直播将消费者临时聚集在一起,并且构建了一个商家与买家高频及强交互的场景,群体效应让直播比图文更刺激消费者购买。直播打破了消费者对货物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的现状,且不受地域和人数限制。
曾几何时,网红基本成了直播的代名词。以唱歌、跳舞、聊天+打赏为主要模式的“颜值”直播催生了最早的一批网红经济。如今直播、短视频已经成为企业触达客户的新渠道。直播比短视频的体验感更强。
同理,过去我们在社群里面做内容,是通过图文、语音、短视频,或是语音分享的形式与粉丝互动,打造社群内的体验感,现在是把微信直播植入到社群,等于是给社群内部打造做了一次升级,直播做得越好,越能够帮你的社群带来更多的粉丝,也能为实体店带来更多的流量。
很多线下门店的服务员和导购,是活跃私域流量的首要重点,通过线下的激活,反哺线上客户运营的活跃度。
运营社群就是要精细化运营,细化每一个操作步骤,对每一个用户操作节点做标准模板,进一步提升转化率。社群+直播是一套组合拳,核心还在于你本身的运营能力,但在能力基础上,用【社群+直播】可以释放出核能力,扩大势能。
社群有边界,社群的玩法无边界。社群营销的核心就是构建企业与用户的信任共同体关系,通过社群为个体实现自我赋能,最终用户与社群相互赋能,形成良性循环。
李佳琦?薇娅?今天他们都不具备传统线下门店的超级流量池,这是传统的线下门店的优势。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把直播当作战略,也要把直播当做工具。
而基于微信平台的直播就能够与社群打通,而抖音也好、快手也罢,目前的直播尚无法与微信做内嵌连接。当然微信直播的推广也不允许发到抖音的直播当中,只要在抖音的直播间和短视频当中讲微信号码是多少,抖音马上就会发出警告,如果讲多了甚至会封杀。
这就决定了在这些平台做直播存在以下难点:
第一,面对的是陌生人,素人直播很难留存住陌生人。
第二,因为是陌生人,跟主播的信任度很难建立,变现就会困难。
第三,与陌生人很难进行持续的交流和互动。
可能,门店很辛苦地连续做了一个月的直播,但是很多人往往只是看了一次,就把你的直播间抛在脑后。
而基于微信生态圈中的直播,可以跟社群做无缝对接,也就是说,将微信直播理解为做社群运营内容打造和推广的工具,获取相应的流量、激活粉丝,再做进一步的成交和销售。
微信直播与社群,相互带动滚动发展
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直播吸引来的流量,大部分依然属于公域流量,
也就是说,
上聊千次不如线下见一面,通过互联网很容易找到价值观相近的伙伴,但若没有见面机会,彼此很难产生信赖。从目前趋势看,

流量越来越贵,转化越来越难,低成本的流量是所有的商家追寻的目标。最省力的方式就是让客户带来客户。怎样顾客才愿意转介绍?只有通过社群给予客户超值赋能,这种赋能很多时候是“为了用户,依靠用户”。
产品、店铺都可以被模仿,唯有与顾客的关系,模仿不了,通过社群可以放大用户体验口碑。因此,实体门店要转变思维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社群。

END
关于易商乐
我们的服务
与其他平台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