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我很多做电商的朋友依靠淘宝赚到了不少钱,但慢慢地这几年就变得越来越不好做了。
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店铺多了呗,竞争变大了,直通车也不做了,都是亏钱了的。其实一方面是由于电商的流行,电商平台也变得越来越多了。但是另一方面也跟时代变化有关,过去是货少人多,竞争自然小,而现在已经是货多人少,市场进入了存量竞争。
企业要做的是克服过去依赖平台流量的惯性,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今天的文章,云猫增长实验室会从平台、企业、现状三个方面分析,一家公司为什么要搭建自己的流量池。
1、过多依赖平台流量
在互联网流量日渐稀缺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品牌都要通过搭建自己的流量池来解决流量被平台绑架的问题。
只有组建了自己的流量池,才能提高品牌与用户的触达频次,建立用户品牌心智,提高客单价和复购率。
2016、2017年当时互联网还是增量市场,几乎没有人把三四线城市当一回事,所有人都忙着开发一二线市场。一二线市场的用户收入更高,购买能力更强,没人看得上三四线城市那点流量。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当年京东发布财报时,讲的都是自己的用户中本科生有多少多少,研究生有多少多少,用户粘性有多高等等。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本科学历的人在全中国的占比也就5%左右,这才多大的想象空间。
到了2018年京东自己也发现了,光做高端市场是做不下去的,于是开始下沉,搞三四线的实体店,搞惊喜App,搞社交裂变,搭自己的流量池。
今年3月份京东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京东的GMV首次突破2万亿,第四季度超过7成的新用户来自下沉市场。
拼多多曾经靠下沉市场与社交裂变坐上了国内电商的第二步交椅,现在京东也是靠着下沉市场的社交裂变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2、企业宣传预算减少
近几年全球经济下行,各大公司的品牌广告预算越来越少。
不少企业的运营部被逼着从过去的粗放式的经营,单纯依靠流量采买获客,变成了现在的用户精细化运营,羊毛出自羊身上,既然没钱买羊了,那只能想办法从一只羊身上采更多的羊毛了。
3、公域流量的劣化
公域流量的劣化,转化率越来越低,反推私域崛起。公域流量假、贵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众多企业。还是举个例子,2019年下半年,某公司花钱请微博大V“张雨晗YuHan”推广产品,那条推广视频获得了数百万次的播放,上千条评论以及近万的点赞,但是带来的实际下单数却是0。企业大呼上当,连夜发文曝光了这起事件。其实营销号造假一直都存在,只是很多企业没有能力去辨别真假,只能一个个地试错,有的企业甚至光是试错就花了上百万的广告费。
中国的市场从过去的增量变成了现在的存量,竞争愈发激烈,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生存下去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是不可避免的。
在后面的日子里,云猫增长实验室会持续为大家输出与私域流量相关的干货内容,从私域引流、社群运营等多个角度教授大家营销知识,帮助大家运营好自己的品牌。
如果云猫的文章帮助到了你,记得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点个在看,你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关于云猫增长实验室
云猫增长是一家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主、个人品牌提升流量运营能力的增长团队。团队成员来自阿里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曾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企业级SaaS等项目中负责用户增长,团队管理的工作,拥有丰富的一线流量增长经验与实操手段。未来云猫增长实验室将会持续在用户获客,流量增长领域深耕,为中国的中小企业与个人带去高效可执行的流量增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