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私域流量的话题越来越热,身边有很多朋友问我怎么看:所以这里简单的探讨下:
1)私域流量到底是什么?
2)如何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不是新词,是一个拼装概念
私域流量,最早源于电商从业者把淘宝认为是公域流量(搜索流量不属于自己流量),而微信是私域流量(流量可以自己玩)进行的一个概念区分。后来越来越多的场景被称为私域流量,比如线下流量的聚集,线上加个人号等。
一种概念玩法推出市场,一般都需要几个要素间相互的组合,比如短视频在年技术上早已成熟,但是到17年才爆发,因为用户习惯的迁移以及4G资费的进一步降低。
过去流量红利时代,生意好做,企业偏重抢流量要转化,不太重视用户运营管理。今天获客成本很高,新的流量又少,企业才意识到经营用户,维护老客户的重要性,所以大家都开始做个人IP,做微信群,就是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
信息流、微博热门等平台赋予你的流量曝光就是公域,而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这种你可以基本完全把控的量,就是私域。公域流量的特点是每次获取都需要支付流量成本。所谓私域流量,就是你可以自由反复利用,无需付费,又能随时触达,被沉淀在公众号,微信群,个人微信号的用户。
相对淘宝,京东,百度这些公域流量平台,它属于商家“私有资产”。长远来看,私域流量不管是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巨大的价值,真正属于无形资产。也正是因为如此,咪蒙、新世相等自媒体才会有辣么大的价值,获得巨大估值。现在付费的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付费者与被付费者不是简单的交易,从买卖关系转变为“朋友关系”。
怎样低成本高效构建私域流量?
第0步:养号,养一个号,起步用户多少呢?100人。
现在大家从第1个号开始去了解用户,有了号以后怎么办?
第一步:建池子,私域流量的关键是私域哪一部分流量。
在进行私域流量布局前,我们需要建立好自己的用户池。没有用户打底,就无法支撑后续的一系列营销动作。私域流量的用户价值可以按照这样的排序进行分类:重度用户、购买用户、线下用户、关注用户。
在完成用户收集之后,接下来一定要给每个用户做好标签,做好用户分层和打标,只有这样你才能明确这个用户的既有属性和状态。
第二步:精准触达,先触达再促销,没触达别促销。
我卖完一个产品以后,用户要怎么去认知我呢,需要的是触达,触达以后把这个东西传递出来。
第三步:强维系,社交电商的本质是通过社交提升转化率。
为什么要强维系,要么你帮我传播出去,要么你给我买,要么你带人给我买。
流量就是市场,流量就是用户,流量就是商机。私域流量就是属于自己的流量,是个人或品牌自主拥有的自由流量,它是需要通过沉淀和积累来获取的更精准、转化率更高的垂直领域流量。
本期分享就到这里,
有get到你吗?
想要了解更多社群玩法,可添加微信咨询~

编辑 | 迈亚
图源 | 网络
· END ·
